小学教育信息化论文模板(10篇)
小学教育信息化论文例1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暨《“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正式颁布,《纲要》在保障“到2020年国家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等战略目标的措施中,明确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制定学校基础信息管理要求……”(《纲要》第四部分第十九章第六十一小节)。
教育信息化首次上升为国家战略。
一、教育装备管理信息化在教育信息化中的地位
随着教育现代化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加快,教育管理信息化逐步取代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
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基础,教育装备管理系统是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子系统,是实现教育装备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前提和基础,是衡量各地教育装备工作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必须重视教育装备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打好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只有管理信息系统的根深,才有教育信息化这棵大树的叶茂。
二、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信息化现状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市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地改善,各种现代教育技术设备逐步在中小学校园的普及率不断增加,如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设备、闭路电视系统、校园智能广播系统、数字实验室、语音教室、电子阅览室等等,信息技术和多媒体已成为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辅助工具,而地方教育装备管理部门及学校对教育技术装备的信息化、现代化管理却没有随着教育现代化和装备信息化的发展而同步发展,管理手段相对落后与装备事业快速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1、装备资产管理方式大都停留在手工制作状态,显得极其陈旧、落后,账目混乱、资产流失浪费现象明显小论文,各项教育技术装备数据统计工作困难,无法及时了解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装备状况,影响教育管理决策和各项具体工作的实施。
教育装备资产是学校从事教育教学正常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也是各类评估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各种教育教学设备设施的建设、配备都要按照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实施。庞大的教学物资要按一定的标准分类登记、建立财产账簿,并动态反映其状况,是个繁重的工作。而目前我市各级各类学校基本采用传统手工或电子表格方式记账,出现很多弊端和不足:
①、装备资产数量品种规格不易查询,修改不方便、很难统计,对采购决策不能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②、记账不规范、不完备、不连续,账目数字不准确,差错多,账物不符、有账无物,无账有物现象普遍。
③、传统纸质资产账簿携带不方便,保存困难易损坏。
④、不能动态的反映财产当前的状况。如某些教学仪器暂没在指定存放地点,被相关人员借用、维修或决定报废处理,账簿上无法立即体现,装备管理员总要到处翻阅其他相关记录,才能得知其去处。
2、各级学校及装备部门不采用管理信息系统,很难对教育装备过程实现科学、高效、透明的管理,对装备管理工作情况的信息掌握比较滞后。
实施素质教育的时代,各学科的教学都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学管理工作更加繁重复杂多样,以实验教学为例,有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探究性实验,有学科教材要求必做实验也有兴趣小组自选实验,而每个学科也不止一个实验室与准备室,以后还有虚拟实验室,涉及到的管理流程和常规记录非常多,教师要填写实验计划、教学日志、实验通知单、要对实验室进行安排,实验结束后,老师要进行实验确认记录实验完成情况,以后还要进行实验开出率统计等等,这些都需要任课老师和实验教师密切联系,采用传统手工管理模式,任课老师频繁到各个实验室了解实验仪器情况、填写各种表册,效率低,随意性强,而一旦某个计划有变,又应对缓慢。虽然实验管理人员忙前忙后,但是学校领导对实验教学情况和管理人员的具体工作还是比较模糊,总要等后面汇报才清楚。
3、采用手工管理的教育装备管理档案资料建立不完整规范、记录不连续详实,搜集整理保管困难,无法真实反映装备管理状况,装备管理信息资源无法共享。
教育装备管理资料档案类别和内容多,范围广,涉及各个学科小论文,是教育装备管理工作的宝贵财富,是装备管理工作情况和成绩的重要载体,也是各级教育部门检查的重要内容。以理科实验室为例,除了装备资产档案外,有实验室管理与建设的各种标准、规章制度等相关文件及材料;实验室人员学历,岗位职责及进修、培训记录;常规管理工作中的仪器借还、赔偿、保养、维修、报损登记,自制教具作品材料;实验计划、实验日志、实验通知、实验活动记录、实验科研成果、实验考试、实验总结等各种教学资料。如此繁杂的档案资料不采用无纸化、网络化管理导致教师和管理人员对装备管理的标准和规范学习滞后,不系统全面;设计填写繁杂、零碎的各种帐表册、记录费时费力,工作量大,负担重,久而久之也就不重视,常常做了大量的工作,没有留下完备规范的文字记载。每到教育管理部门检查工作时就仓促临时找人赶材料、补记录,常常搜集整理不合要求规范、内容不完整准确,缺失大,并且前后矛盾,互相无法印证,造成教育管理部门不能客观的评价其真实工作情况,管理人员自身又觉的委屈。
4、教育装备管理人员信息化观念仍然比较落后、掌握信息技术的水平差异大,信息化利用率低。
教育装备管理要做到现代化,必须需要一支理解教育装备理念,具有学科专业水平、掌握信息技术技能,并且相对稳定的队伍去实施操作。但是长期以来,学校的领导对于装备管理信息化的认识还不到位,观念滞后,承担管理工作的人员大都年龄结构偏大、教育装备管理观念和理论比较贫乏,知识和技能更新更是跟不上设备的更新,计算机应用能力低下,有些甚至是“机盲”,对办公软件都还不熟悉,各级部门对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指导、培训和管理又不足,除了学校信息技术管理人员,其他人员还是习惯于传统手工管理模式,要能较好运用教育装备系统心有余力不足,懒怠畏难情绪严重。
5、教育装备管理信息标准不完备,缺少一套完整的装备管理信息标准和网上信息交换规范,从省市县到学校教育装备管理系统纷杂,缺乏一个规格化的、系统化的统一完善系统。
由于缺乏一套完整的教育装备管理信息标准,目前许多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均根据各自工作的需要采用相应的管理信息,这些信息不仅不规范、不完整,且互不兼容,难以进行信息交流。目前使用教育装备统计软件得到的统计信息与教育主管部门统计信息无法吻合、兼容,常常产生矛盾。
由于缺乏一套统一完善的软件设计规范,个别学校使用的教育装备管理系统,如图书自动化管理系统,存在多个版本,兼容性差小论文,实验装备管理软件设计灵活性不够,扩充性和开放性较差,对技术发展和教育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差,根本不能得到长期稳定的应用。适合网上应用的软件较少,目前大多数软件的应用局限在单机或小型局域网上,缺乏在大型网络上(如办公网、校园网)应用的软件。
三、教育装备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信息化、网络化
1、管理方式、手段跟不上会造成装备管理水平逐步滑坡,成了实现教育装备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障碍。
相对于学籍、考试、办公等其他教学管理系统都正逐步成熟,而教育装备管理系统尚未起步,信息化管理现状不容乐观,随着教学管理工作的繁杂多样,在信息高速公路时代,计算机及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将办公自动化手段应用到学校教育装备管理工作中是必然的趋势。
小学教育信息化论文例2
本文选取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二十四个研究热点进行了简要的选题论述,内容涉及到教育信息化的内涵与外延、教育观念、教育理论、教育模式、教学设计、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评价、教育管理、课程改革、课程整合、电子教材、人才培养、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教育、教育信息技术、网络教育、网络伦理、师资培训、教育科研、政策法规、教育产业等多个方面。文章对关注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研究动态者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中小学 教育信息化 研究 热点
作者简介:陈海洋教授,原为大学系主任,近年转向基础教育领域。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络科技时代》杂志副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电教办电教技术开发专家组成员,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理事,海南省科技教育发展促进会副会长,海南省中小学计算机教研会副理事长,海口市政府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成员,海口市计算机教研会副理事长,海口市教育信息化专家组成员,海口景山学校校长。
世纪之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作出了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与深远历史意义的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的英明决策:根据党中央提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建议,结合我国基础教育的实际,决定从2001年起用5至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
一石击起千层浪,一场全球瞩目的中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浩大系统工程,正以令人目不暇接的迅猛速度在神州大地蓬勃展开,方兴未艾。一直作着教育现代化强国之梦的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在欢呼雀跃的同时,也明显感觉到,有着数千年教育历史包袱的中国基础教育界,迎接教育信息化的洗礼既是一场痛快的创新,也是一种痛苦的弃旧(这使人不由得想到了一部畅销书的古怪名字《痛并快乐着》)。这场深刻、广泛的教育大革命所引发出的许多闻所未闻的新问题,令人瞠目结舌。《国际歌》云:从来就没有救世主,全靠我们自己。中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问题,当然也应靠中国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自身的力量去解决。为顺利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必须自觉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身体力行地去研究探索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育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等各方面的变革,以实现新时代教育的全方位大革命。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需要研究探索的问题很多,本文只着重探讨人们近期关注的部分热点选题,旨在抛砖引玉。
1、 1、 推荐选题:《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内涵与外延》
释义: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一场全球性的教育信息化革命,正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全方位迅猛地展开。教育信息化,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那么,既承担着知识普及与文化传承,又是高素质人才培养摇篮的中小学,该如何迎接教育信息化的挑战呢?中小学必须信息化,中小学必然信息化,这已是为事实所证明的雄辩命题。而如何认定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内涵,如何实现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目标,倒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关系到整个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庞大系统工程,它要建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全新教育体系,因而必然会涉及到诸如目标与任务、决策与管理、模式与评价、环境与资源、手段与技术、科研与培训等各方面的问题。所以,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内涵与外延,无疑应该成为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切莫等闲视之。
2、 2、 推荐选题:《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与其相匹配的新教育观念、思维模式》
释义:
由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所以势必对中小学传统的教育观
念、思维模式形成巨大冲击。可以说,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教育观念、思维模式转变的过程,是以现代信息技术的观点对教育系统进行再分析再认识的过程。有专家说得好,教育信息化最根本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思维模式问题,应该运用全新的思维模式,从根本的思维模式转换入手。实践表明,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顺利推进,最大的障碍便是滞后的教育观念、思维模式,换言之,教育观念、思维模式的转变应成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最重要的任务。因而理所当然地要求中小学教育工作者,从教育功能、师生关系、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过程的时空观、教学的质量观、终身教育观等诸方面作深刻的反思与深入的探讨,从而推陈出新地形成能适应信息时展需要的新的教育观念、思维模式。
3、推荐选题:《现代教育理论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
释义:
传统中小学自发的教改实验、研究,往往既不注重理论的指导,也不注重理论的升华,因而效益不显。其实,任何改革都需要有先进理论的指导,教育改革当然不能例外。恩格斯早在一百多年前就一针见血地指出:“没有理论指导的思维,就会连两件自然的事实也联系不起来,或者就会连二者之间所存在的联系都无法了解。...轻视理论, ...错误的思维一旦贯彻到底,就必然要走到和它的发生恰恰相反的方向去。” 教改实践表明,我国中小学方兴未艾的教育信息化事业,亟需先进的现代教育理论作为思想基础与理论武器。这里应强调的是,我们既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论(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也应注意从如火如荼的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实践中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理论。果如此,则既能有效指导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顺利推进,又可以为丰富当代国际教育理论的宝库作出咱们特有的贡献。
4、推荐选题:《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与新型教学模式的建构》
释义:
教学模式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
从目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实践看来,不少学校的领导及教师还存在片面模糊的认识,他们只关注建机房、购设备、网络布线等硬件建设,而对与之相匹配的新型教学模式的建构不甚重视甚至根本不去考虑。这样就出现了一种怪圈:一方面在叫喊投资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经费短缺,另一方面花费大量资金建设的计算机机房、校园网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却大量闲置,对一线教学改革上起不到多大实质性作用,仅成为供参观、炫耀用的奢侈品,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将面临升级换代贬值的风险,因此严重地阻碍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步伐。
要走出这个怪圈,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重视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物理环境相匹配的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建构。道理很显然,信息化物理环境是死的、被动的,而教学模式中的交互作用过程和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认知过程却是活的、能动的。因此,重视信息时代新型教学模式和学习过程的设计与开发,通过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人(教师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可以充分发挥出教育信息化的最大效益。
面临教育信息化的挑战,我国中小学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是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构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作为教育思想、教与学理论的集中体现的教学模式的改变,将要引起教学过程的深刻变革,也必将导致制约我国中小学教改实践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理论的根本变革。
5、推荐选题:《现代教学设计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
释义:
教学设计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逐渐发展成熟的一门新兴综合交叉性学科。它既可看作教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视为教育技术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专家们认为,现代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科学的系统整体原理分析和研究教学问题和需求,“确定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操作程序。”教学设计包括了三种活动:教学分析活动、教学决策活动和教学设计的结果评价活动。教学设计着重创设的是学与教的系统。这一系统中包括了促进学生学习的方法、条件、经验、情境、资源等。教学设计作为一种技术,有着科学依据和应用天地。它连接着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系统科学、传播与信息理论、管理与工程理论等多种学科。
不难看出,现代教学设计对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程(尤其是信息化教学)的实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6、推荐选题:《中小学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建设》
释义:
教育信息化,离开了能适应学生信息化学习需要的信息化教学环境,自然无从谈起。因而,为学生创造全新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也就成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信息化教学环境”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具备教育信息存贮、处理和传递功能的能适应学生信息化学习需要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主要包括校园网、多媒体计算机演示教室、电子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常规电教室、远程教学信息网络系统,用于教和学的各种支持系统及用于各种教育资源,教育设施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等。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决不仅指硬件系统,而是硬件、软件、潜件三者有机组合的综合系统,与传统的教学环境相比,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1、增强了共享学习资源的通信功能。2、实现了教学设施的网络化。3、促使了多媒体学习环境的完善。
7、推荐选题:《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与教育资源的建设、利用》
释义
这里说的教育资源指用于教育信息化的各种信息资源,如学科教案、电子教材、各类素材、共享软件、试题、百科知识、教研论文、教育新闻信息、各类教育统计数据等等。教育教学过程的展开与控制,有赖于通过对各种教育信息资源的传播、分析、处理、加工利用来进行。换言之,离开了教育信息资源,教育教学活动便难以顺利展开,教育信息化更是无从谈起。时下不少中小学赶浪潮斥巨资建立的校园网,由于缺乏教育教学信息资源,难以发挥其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上应有的作用与效益,造成设备的闲置和浪费,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校园网的设备设施面临着急速贬值的尴尬境地。这种被形容为“有路无车无货”的教育教学信息资源严重匮乏的状况,已成为制约了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顺利发展的“瓶颈”。因此,为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及相关问题的研究、解决已迫在眉睫。
小学教育信息化论文例3
科学技术在取得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的同时,所引起的人文精神缺失问题正日益彰显。探讨信息技术教育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发挥信息技术教育的人文魅力,促进信息技术教学向科学与人文相互渗透与融通的方向发展,对于拓宽信息技术教育理论研究视野、完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充分借鉴当前人文精神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和考察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培养实践行为。从理论阐述、模式探讨对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培养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从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全局出发,信息技术的课程整合,无论是其自身的,还是与其他学科课程之间的,都有其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是由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特点以及它确已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这样的事实所决定的。事实上,这一课程整合也确已成为各国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热点和发展的趋势.信息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功能具有互补性和一致性,因此融合这两种教育是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在新课程信息技术教育中,加强人文教育的关键就是首先要了解人文教育的内涵与信息技术教育中人文教育的现状,再明确信息技术教育的人文素质重要性、认识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前提与基本途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完全有必要对教学过程重新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人文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信息技术概念的形成与发展,信息技术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信息技术思维的形成过程,使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信息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联系
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其独特个性特点:1.发展性特点。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均取得了不少突破性的成就,开辟了许多新的领域,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这就使得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具有明显的时展性特点。2.综合性特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中小学其它学科比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它涉及众多的边缘和基础科学,比如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哲学、美学、文学、数学、物理、机械、电子、工程、光学、生物学……等等,这就是说,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本来就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所谓计算机学科性,、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3.应用性特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体现这样一种的教学氛围: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既包括课内也包括课外)让学生亲自动手使用计算机,学生只有在不断的使用过程中才能学好计算机。4.工具性特点。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不是一般的工具,而是“人类通用的智力工具”,所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具有工具性的特点。
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和普及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人文教育则是教会人们认识自己、认识社会、了解生活意义和懂得人生价值。重在对学生科学素质与科学精神的培养是学科教育,而重点在人文精神与人文修养的培养则是人文教育。
二、信息技术教育中人文知识的渗透
信息技术教育如果只给学生讲授技术,而缺乏人文教育的融合渗透,那么在课堂上学生只能是学技术,而没有真正意义上受到教育,所以要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不仅需要老师有过硬的技术、操作、示范等能力,还需要教师结合信息技术教育自身的个性特点,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学生在学技术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接受人文教育。
三、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受教育者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的最佳途径就是将信息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两种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一)两种教育具有功能的互补性和目标的一致性
由于人们认识的逐渐深入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本不是有联系的信息技术知识和人文知识,才有了联系和渗透,这两种教育分工的同时存在着联系和渗透,又不能相互取代和割裂,因此具有功能的互补性。而且由于培养人都是这两种教育的根本目的,因此又可以说这两种教育又存在目的的一致性。
(二)信息技术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意义
在信息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意愿,学习情感,即对学科中渗透人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强调科学的育人功能,纠正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唯技能化、科学化倾向,就是要求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关注学生的人性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通过信息技术教育,来培养学生对信息学科的热爱,对现代教育环境的热爱,加强人与人的沟通与协作,将信息技术教学着眼于现在与未来,让学生将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与认识生活、认识社会解决与社会生活相关的信息技术实际实际问题相结合起来,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总之,信息技术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是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它们是相互促进、相融相通的。加强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对于培养既注重全面发展又注重发扬个性的创新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广大信息技术教师要增强人文教育意识。充分挖掘利用教材中的人文资源。把人文教育融合到学科教育学中去。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确立人文教育目标,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袁正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教育科学论坛,2004
小学教育信息化论文例4
本着优势互补、密切合作的原则,本课题组联合了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教育学会、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教委教研室、k,2信息技术教育研究中心等各方面的一线专家,将研究与实验、产品开发紧密结合进行研究。本课题承担着意义重大且非常艰巨的科研攻关任务。
二、课题研究的愈义、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一)课肠研究的惫义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证,是一个历史范畴,有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内涵,是与社会现代化发展相生相伴的。教育现代化大致包括五个方面:教育的普及化,办学条件的现代化,教育制度的现代化,教育价值、思想、观念等方面的现代化,教育的信息化。教育的信息化包括创建由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技术手段等构成的,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优化的教育教学环境,并能在教育领域广泛、充分、有效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显然,教育的信息化对教育的现代化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加强对教育信息化的研究,对于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推进教育信息化是一个世界性、历史性的课题。我们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本课题将对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完善,对2,世纪人才的培养及“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决策产生一定的影响。(二)课肠研究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党的十六大的精神和邓小平的“三个面向”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基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要求和2,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当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历史与现状、国内与国际、当前与长远、微观与宏观、局部与整体、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理论与实践的综合研究和实验,探索并构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理论与实践模式。(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党的十六大的精神和邓小平“三个面向”的指示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等文件。《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此基础上,《决定》对智育工作和教育信息化做了专门论述,提出“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国家支持校园网络或局域网络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开发优秀的教育教学软件”。以上一系列论述为本课题的研究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论和政策依据。2.终身教育思想和理论终身教育思想和理论,是当代对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影响极大的教育理论。人们普遍认为,终身教育概念是进入21世纪的一把钥匙。终身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与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无疑,终身教育思想对现行教育体制、结构、内容、方法和模式都提出了新的变革要求。因此,在教育信息化的研究过程中,必须充分反映终身教育的思想,依据终身教育的理论。另外,教育的信息化与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推广与运用密切相关。因此,视听教育理论、学习理论(特别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传播学理论、系统科学理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是我们研究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理论依据。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小学教育信息化论文例5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4―0123―04
一 引言
印度与我国国情相似,发展基本相当,信息技术教育起步时间基本一致,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有可比之处。20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要在全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2000年《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1]颁布,这标志着中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正式结束了探索时期,进入一种规范有序的发展阶段。2000年印度政府决定将信息技术教育引入全国课程框架,了《国家学校教育课程框架》和《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指南和大纲》[2],这为印度学校信息技术教育顺利有效地开展提供了指导书,同样标志着印度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比较教育研究是改革本国教育的一种力量和增强国际理解的一种手段[3]。为此,笔者通过文献研究和比较教育研究,结合我国近年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最新发展,对中国和印度两国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设计理念、目标内容、课程评价等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彼此差异和相互借鉴的地方,以期对我国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改革与发展有所裨益。
二 印度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概述
印度NECRT(全国教育研究与培训委员会)于2000年11月的《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指南和大纲》(以下简称《课程指南和大纲》)规定了学生在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应具有的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能力、有助于学生获得这些能力所需的活动以及为了进行这类活动而必须掌握的特殊技能;并就学生获得这些能力和技能的途径以及所需的具体活动提出了建议。下面就《课程指南和大纲》所规定的小学阶段(Primary School Stage)学生能力(包括教学目标层面和教学内容层面)与课程评价标准进行概述。
1 印度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目标。
印度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目标是其信息技术基础教育第一阶段目标,它为后续的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教学目标的实现打下基础。《课程指南和大纲》中规定了印度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三大教学目标,每一目标中又包括若干个期望学生达到的能力、获得能力所需的活动和特殊技能要求(即在教师帮助下能够完成的技术操作)。它是一个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评价于一体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表1列出了印度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目标层面说明[4]。
2 印度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内容
在《课程指南和大纲》中,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印度对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内容从三个目标层面进行规定[5],如表2所示。
3 印度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评价
在《课程指南和大纲》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期望学生达到的能力以及达到这些技能所应有的活动和操作)制定了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学习结果的评价方案[6]。方案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学生、与学生进行讨论等途径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评价方案如表3所列。
三 中国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概述
中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探究性和创新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2000年中国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基[2000]35号文件,以下简称《课程指导纲要》),它包含了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教学评价三部分内容,下面就其中所规定的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进行概述。
1 中国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教学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7]。表4列出中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的详细内容。
2 中国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内容
在《课程指导纲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共分6个模块,其中前4个为必修模块,后2个为选修(拓展)模块。各地区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两类模块中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8]。表5列出各模块内容。
3 中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评价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9]
四 中国和印度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各自特色和相互比较
1 课程性质的比较
印度在《课程指南和大纲》中指出: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信息技术基础教育和普及教育,是为后续初中学段和高中学段的信息技术教育以及职业教育打基础,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价值驱动态度而非技术驱动态度”[10];基础性和普及性是其主要特性。
我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表现在基础性、综合性、普及性和人文性四个方面。基础性是信息技术在各学科中应用和全部教育活动的基础,是学生在今后工作生活中有效解决问题的基础,是学生在未来学习型社会中自我发展、持续发展的基础。综合性既包括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等技能性知识,也包括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对信息技术过程、方法与结果评价的方法,信息技术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相关权利义务、伦理道德、法律法规等方面。普及性是指作为国家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文件,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都应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各地可因地制宜进行适当取舍。人文性指课程是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设置,信息技术教育应是一种“文化内化”,因为“文化内化”是信息技术教育中“领进门”和“个性塑造”两个层面的本质升华[11]。因此中国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既表现出基本工具价值又表现出丰富文化价值,既有恰当而充实的技术内涵,又体现科学精神,强化人文精神 。
中印在课程的性质的定位上都考虑了其基础性、综合性、普及性和价值观的培养。但在价值观培养方面,印度似乎侧重社会伦理价值观的培养,中国似乎侧重人文价值观的培养。
2 课程设计理念的比较
印度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设计理念是“寻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案;超越信息技术教育仅仅作为学校课堂教学过程的一部分的思想”[12],认为“一定的课程框架能增加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跨课程学习的机会” [13]。我国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设计的理念主要体现在: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14]。
3 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的比较
印度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是从基本概念和操作、社会道德、IT工具三个方面进行分类。我国主要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分类。主要差异有:(1)在分类标准上有所不同:印度倾向学习结果(learning outcomes)的分类,受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影响较大;我国倾向基于学习内容的分类,并且受到了布鲁姆、加涅教学目标分类和奥苏伯尔“先行组织者”理论的影响。(2)印度在课程教学目标中将社会道德教育单列成一大项,这提高了信息技术社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我国在课程教学目标中将社会道德教育包括在情感态度与价值领域,而且特别强调文化价值的培养。由此可见,印度似乎更强调信息技术社会道德教育。(3)两者课程内容涵盖的范围大致相当,但印度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包含LOGO语言的教学。
4 课程教学评价的比较
在课程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方面,印度强调通过学生活动展示(Demonstrated By Activities)学生学习结果,“观察学生在学习和讨论时使用各种信息技术工具情况来评价学习的结果”[15],同时对学习结果评价指标有非常详细的说明。我国课程学习评价采用的方式有:综合运用各种过程性评价方式,全面考察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过程;评价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动态把握、及时引导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纸笔测验和上机测验相结合开展总结性评价[16]。
中印在课程评价时都强调基础性和多元化,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但是印度似乎更关注学习结果。
5 实施方式的比较
课程实施时,中印都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印度在《课程指南和纲要》中明确了理论和实践所需达到的要求。中国则在《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各自所占学时的比例。
五 启示
通过中印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比较,印度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给我们有以下启示:
1 重视小学信息技术基础教育,印度信息技术教育初等化
印度对中小学各学段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做出科学详细的规定,各学段既有独立性又有继承性。小学、初中和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目标设计时是采用适当重复,螺旋上升的方式[17]。小学为第一个学段,是后面两个学段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初中、高中学段的目标难以达到。印度通过向社会和学生家长推广信息技术,促进家长转变观念,督促少年儿童接受信息技术教育,这也一定程度促进了印度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18][19]。由此可见,印度必然重视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印度的信息技术教育初等化主要是指印度的学生完成基础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之后,已经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信息技术社会道德规范。之后,既可以通过高等教育也可以直接通过职业教育就能培养信息技术所需的人才。这大幅度降低培养成本和使用成本,缩短了培养周期。印度信息教育初等化为软件人才储备了大量的人力资源[20]。
我国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同样规定了各学段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然而,由于地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别大,导致学生信息技术基础差异很大,有些地方非常严重,以致无法按《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进行教学,这应该引起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特别关注。
我国应重视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在制定课程标准时既要考虑各学段的独立性又要考虑继承性,还应特别关注区域差异和城乡差异。《课程指导纲要》分为必修模块和选修(拓展)模块,这在考虑区域差异和城乡差异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2重视信息技术社会道德规范教育
印度基础教育阶段非常重视信息技术社会道德规范教育。从其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三大教学目标层面可以看出,印度将信息技术社会道德规范教育作为与知识、技能同等重要的目标,并且在《课程指南和大纲》中列出以什么知识、技能、行动来体现、评价这一目标。特别强调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个人隐私的保护和病毒的防范,培养保护意识和防范意识,认为病毒防范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社会道德问题。
中国在《课程指导纲要》的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中对信息技术有社会道德规范教育的要求,但没有详细描述用于该层面评价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笔者认为,我国在这方面重视程度不如印度,评价操作不如印度那样容易实施,我国应该细化这方面的评价指标,强化可操作性。
3 通过活动来展示学习的结果是印度基础教育阶段(包括小学、初中、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评价的一大特色。
印度强调通过学生的活动展示(Demonstrated By Activities)学生的学习结果,这具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色彩。信息技术教育目标和内容不仅包括知识,也包括技能、行为和情感价值,行为和情感价值的评价通过活动展示来进行更合适。这种做法在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评价中值得借鉴。
六 结语
通过对中国和印度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概述,从课程性质、设计理念、教学目标和内容、课程评价、实施方式等方面对两者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各自的特色。印度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有许多方面值得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借鉴。这也从另一个视角探讨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和存在的问题,为我国信息技术基础教育提供帮助,其价值在于为我国今后制定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标准提供参考,对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7][8][9][14][16] 教育部.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基[2000]35号)[EB/OL].
[2][15] NCERT. CURRICULUM GUIDE AND SYLLABUS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SCHOOLS [EB/OL] .
[3] 高如峰,张保庆.比较教育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6):103-104.
[4] NCERT. CURRICULUM GUIDE AND SYLLABUS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SCHOOLS [EB/OL].
[5][17] NCERT. CURRICULUM GUIDE AND SYLLABUS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SCHOOLS ―Curriculum Guide: An overview of IT- competencies and assessment at different school stages[EB/OL]. < education.nic.in/htmlweb/ ncert_it_curri_guide/sectionII.htm,2007-10-11.>
[6][10][12][13] NCERT. CURRICULUM GUIDE AND SYLLABUS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SCHOOLS --- Foreword [EB/OL].
[11] 李艺,殷雅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文化内化问题[J].教育研究,2001, (10):57-61.
小学教育信息化论文例6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27-0059-03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同时受到巨大影响的还有教育。信息化教育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大大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如何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是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探索的热点问题。由于各个国家与地区之间存在地域差异和历史等原因,教育水平有着较大差距。建设教育信息化学习环境下的数字化教育资源,有助于帮助填补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
1 学习环境与教育信息化学习环境
所谓“学习环境”,是指支持和推动学习者学习的情境和条件。国内外学者对这一概念展开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从近年来的相关文献来看,一般认为“学习环境”包含物质和非物质两大部分,物质部分包括学习空间、工具、资源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硬”条件,而非物质部分则包括教学理论、策略、心理情感状况、学习氛围等[1]。
教育信息化学习环境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构建起来的学习环境,与传统学习环境一样,也包含物质和非物质两大部分。但是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内涵却要远远大于传统学习环境:
首先,它的空间不再局限于传统课堂,依靠卫星通信和互联网等现代通讯技术,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空间可以从学校一直延伸到家庭、户外乃至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其次,教育信息化学习环境对于物理设施有更高的要求,常见的教育信息化学习环境通常包含电子计算机、互联网、卫星电视、多媒体播放设备等硬件设施,以及在这些设施上使用的相关软件资源;
另外,教育信息化学习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有其特有的理论和方法,这些理论和方法并非从传统学习环境简单“升级”而来,而是有其独特的视角和体系结构;
最后,教育信息化学习环境下的教育教学要求师生具备更高的信息技能和信息素养,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
2 构建教育信息化学习环境下的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意义
教育信息化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教育信息化可以提高我国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帮助改善生存环境并提高生活质量。更为重要的是,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能够促使我国独有的文化受到保护并传播出去,让世界了解我国的民族和历史文化;能够促进我国各民族间团结统一、共同富裕;能够推动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从而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因此,国家历来重视教育信息化中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工作。
但是,当前云南的教育水平与教育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究其原因,包括:1)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发展缓慢,文化基础薄弱,受教育自觉性较差;2)教育基础差、办学条件差、教育质量不高;3)教育效益较差,教育投入与学生合格率不成正比[2]。
构建教育信息化学习环境下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可以促进区域教育的发展,帮助缩小云南与其他地区之间教育水平的差距。
2.1 帮助克服地域影响因素,“天堑变通途”
教育信息化的一大特点就是网络化、远程化。利用广播电视卫星和互联网等现代通讯技术以及多媒体播放设备,可以将教育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传送到地理环境较为恶劣的边远地区,“学生走不出来,教师不愿进去”的现象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只要学校拥有卫星电视接收点或者光盘播放点,学生就可以在教学点就近接受教学。
2.2 提供丰富多彩、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数字化教育资源可以提供大量经过精心制作的教育教学资源。这些教学资源往往由教育发达地区的经验丰富的教师和科技人员制作,内容丰富多彩、质量较高。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一些区域教育基础差、师资力量差、办学质量不高的不足。
2.3 促进教师发展,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受益者不仅仅是学生,教师同样在其中得到发展。通过与学生一同观看和学习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教师能够从中学习到先进的教学理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发现自身不足,从而为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找准目标和方法。另外,具有卫星电视或者互联网的教学点,还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从整体上提高教育信息化学习环境下的教师队伍的质量。
2.4 服务社会,提高群众素质
教育信息化学习环境下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在平时还可以向社会提供服务,如进行干部培训、居民科普知识讲座等,切实服务到社会。这样,一方面帮助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开拓群众眼界,帮助培养他们的教育意识和信息意识,有利于教育信息化学习环境下的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我国于2003年开始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旨在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这项工程的实施,对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教育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农村中小学师生是这个项目的主要受益者[3]。但是需要认识到,由于地区之间存在语言、风俗、文化等差异,适用于我国大部分农村中小学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理念和政策并不一定完全符合云南农村、边远地区学校的特点。因此,有必要对如何建设符合云南农村中小学校特点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展开讨论。
3 教育信息化学习环境下的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组成要素
一般认为,数字化教育资源主要由硬件、软件、潜件和“人件”四要素组成[4-5]。教育信息化学习环境下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也应当包含这4个基本要素。但是,受地域、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比起其他地区,云南农村中小学校的数字化教育资源更需要有相关的政策、充裕的资金和群众积极参与的意识来作为建设的保障,如图1所示。
3.1 硬件是基础
构建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基础是硬件设施的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构建起来的学习环境,那么自然少不了对现代信息化设备的使用。传统的信息化学习设备包括由幻灯机、投影仪、录像机、电视机等设备组成的电教室。这样的配置显得有些“落伍”,但是不得不承认,在云南农村边远地区,大多数学校和教学点依然只拥有这样的设施。现代信息化设备的代表当属由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组成的多媒体教室,这在城市等教育相对发达地区已经相当普及,但是对于农村边远地区来说,依然有相当多的学校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农远”工程为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育硬件建设提供了三种模式:
模式一,由电视机、DVD机和教学光盘组成的教学光盘播放点;
模式二,由卫星接收系统、计算机、电视机、DVD机和教学光盘组成的卫星教学收视点;
模式三,除了具备模式一和模式二的设施,还配备有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教室。
其中模式一和模式二的资金投入较小,实现较为简单,可以作为教育信息化学习环境下的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入门配置。
另外,在云南农村中小学校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过程中,一些“非常规”“非标准”的硬件设施应当引起重视。比如,手机在边远落后地区的普及率要比电子计算机高得多,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带有无线上网和音视频播放功能的手机来辅助教学。
3.2 软件是关键
如果说硬件是骨架和血肉的话,那么软件就是灵魂。如果信息化硬件设备上没有软件,就等于是一具躯体失去了灵魂,就好像高速公路修好了却没有汽车行驶一样,没有软件运行的硬件等同废铁。当然,这里所说的软件不仅仅是运行在设备上的工具程序、应用程序等,同时也包含其他形式的教学资源,如教材、多媒体课件、课程资源库等。
建设云南农村中小学校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一定要加强特色教育资源的开发:一是要尽可能地开发与之所使用教材相配套的软件;二是要开发出以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为题材的教育资源,供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们来学习交流。只有当硬件这条高速公路上跑起了符合少数民族需求、适应少数民族实际情况、具有民族特色的资源快车,教育信息化学习环境下的数字化教育资源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3.3 潜件是粘合剂
潜件包括教育教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信息化教育的主要理论包括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教育信息化学习环境下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下的潜件将回答这样几个问题:构建属于农村边远地区的数字化教育资源需要什么样的硬件和软件资源?使用这些硬件和软件资源的方法是什么?如何才能将硬件和软件资源整合到课程教学当中,充分发挥这些资源的作用,帮助学生增强学习效果?学生在数字化教育资源中的认知过程和心理情感状况是怎样的?学生如何在数字化教育资源中学会自主学习,提高自我?等等。可以看出,只有构建一套符合云南农村中小学校的信息化教育的理论体系,才能帮助本地区的师生真正用好信息化教育资源。
3.4 “人件”是核心
无论是属于物质条件的硬件和软件,还是属于非物质因素的潜件,归根到底都是客观因素,要想使教育信息化学习环境下的数字化教育资源真正发挥作用,关键还是要靠人的主观能动性。
数字化教育资源中的“人件”主要包括教师和学生,教师是主导者,学生是学习主体。在云南农村中小学校,由于物质条件较为落后,文化基础薄弱,学生要想自己利用信息化工具和资源来自主学习、自主建构知识会比较困难,因此其主体地位会有所削弱,而教师的主导地位将得到加强。这就给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本身要具备良好的信息技能和信息素养,更要求教师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群体特点,利用自身所掌握的潜件资源,使用硬件和软件来帮助学生学会在信息化学习中提高自我。
曾经有一位边远地区的地理教师在给学生讲授“中国的高原”一课时是这么做的:他用自己的手机下载了三首歌曲《青藏高原》《黄土高坡》和《彩云之南》,在课堂上将这三首歌放给学生听,然后讲解这三首歌所描写的情景,学生由此生动地体会到了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的特点。可以看到,这位教师没有计算机等先进的设备,但是却实实在在地上了一堂好课。
对于云南农村基础教育的一线教师来说,他们需要扮演的角色是学习者、传授者、研究者,也是创造者。要让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具备将工具与课程进行整合的能力,就需要大力开展师资培训。在教师培训中,除了要培训教师操作现代化信息设备的基本技能以外,更应该加大培养他们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能力的力度,培养他们的创造力,通过提高教师能力来带动云南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3.5 周边因素是保障
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离不开政策、资金和社会意识等外部因素的支持。各级政府部门及广大领导干部必须认识到在教育信息化学习环境下开展信息化教育的重要意义,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出台一系列促进信息化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不仅要鼓励学校构建数字化教育资源,更应当切实地帮助他们,投入资金,引进先进技术,聘请专家和技术人员来帮助学校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每年投给中小学的教育经费中,应当有相当一部分用于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应当做好统筹规划,合理使用资金,避免浪费,将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转化为效益。
在教育信息化学习环境下办教育,群众意识很关键。许多云南农村居民甚至不具备基本的教育意识,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入学接受教育,就更不用谈支持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政府应当做好宣传,及时向群众汇报和展示信息化建设成果,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居民掌握科技知识,改善生活条件,让他们切实感受到信息技术的力量,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到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来。
4 结束语
过去10多年来,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确确实实为云南农村基础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6-7]。然而必须看到,在努力构建数字化教育资源以及推动云南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依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依然有无数的困惑和问题需要去解答。通过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来帮助云南基础教育在教育信息化学习环境下提高质量,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和技术工作者的共同愿望。要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需要云南农村基础教育的一线教师和现代教育技术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刘艳.基于问题解决的数字化教育资源设计及实践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2]罗明东.教育地理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
[3]杨改学,田健.“农远工程”:加快西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4).
[4]陈世灯.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四要素论[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11).
小学教育信息化论文例7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c)-0114-01
当今的世界是信息产业的世界,信息科技的发展是时展的总体趋势,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要。仅管国家特别重视小学信息技术的教育和评价,并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措施进行教育改革,投入大量的经费和人力,但是当前的小学信息教育和评价依然存在着相应的问题。新一轮的课程教育改革下,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又如何进行,评价如何才能做到科学有效,这是小学教育必须面对的课题。
1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方法
1.1 深化对小学信息教育的认识
当前的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着一个局面,我国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教学基本都配备了相应的计算机网络教学设备,但是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尴尬的是学生不仅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量不足,而且信息教学没有体现出信息化的特点,教师只教给学生开关机、打字等简单的操作方法,而对于网络信息却是形同虚设,浪费了教学资源,也失去了教学的意义。面对上述的情况,学校和教师应该予以重视和反思。
对于学校而言,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落实教育的责任和措施,积极地引导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朝着新课改要求的方向发展,把学生的教育发展问题摆在首位。对于教师来说,应该把信息技术教学和计算机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而不是孤立的分开,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小学生信息基础知识,了解如何运用网络的简单方法,如果教师只注重计算机的教学而不重视信息教学会让教学变得僵硬化,制约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无论是学校和教师都应该全面落实教学,注重学生的整体学习。
1.2 深化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具体的信息教学中,要求教师要不断地深化和改革教学方法。要积极地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鼓励学生进行学习创新,把学生放在主置,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充分结合计算机网络知识进行教学。此外,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运用综合知识进行教学,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培养学生全面思维的能力以及强化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
2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评价方法
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普遍存在着评价方法不可学的现状,严重影响了信息技术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学科定位。由于当前信息技术课程在小学的基础教育中属于起步阶段,很多的评价方法没有相应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缺乏科学系统的理论作为指导,一次,小学纤细技术教育存在评价方法不得当的问题。一方面,教师只注重形式而不注重教学评价的内容;另一方面,教师只注重结果而不重视过程,造成了评价方法不具体、不科学的现状。解决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评价有以下方法。
2.1 建立科学的评价理论体系
教师咋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理论知识的总结,把理论操作与具体的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在理论总结中的出具体的教学评价方案,使得教学评价具有一定的依据作为理论支撑;另一方面,通过理论总结可以健全科学的评价理论体系,深化对教学评价的认识从而全面的达到教学评价的目的。
2.2 健全评价方法
在具体的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应该切记只注重教学评价的结果而不注重教学评价过程的片面观点,一方面,素质教育下要求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只从评价的结果来作为学生的最终成绩难免有失偏颇,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平时学习的态度、方法、最终的考试成绩等多方面进行考核,才能是教学评价变得科学有效;另一方面,教师不要只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内容,在进行教学评价过程中,很多教师都认为信息技术只是副课,没有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评估的重要,认为考试只是一个形式而已,因此不予以重视,使得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估浮于表面现象,而没有深刻的评价内容,这本身也不符合评价的要求,使得教学评价失去了本身的价值和意义。
3 结语
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关系着小学生未来的发展,是小学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开设是顺应时展的需要而进行的,具有深远的意义。小学生又是好奇心和想象力、创造力不断发展的关键时期,信息技术的教育培养方式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评估都必须贯彻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全面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震.新时代 新教法 新课堂―― 谈优化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策略[J].现代阅读,2010(10).
[2] 胡耀宗.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研究田[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4).
小学教育信息化论文例8
2.教学环境发生了变化教育信息化创造出新的教育环境,改变了几百年来基本没有变化的教与学环境,是信息技术对教育的最大贡献之一。传统的教学环境,教与学场地(教室),从孔子(前551—前479)和孟子(前372—前289)时期就开始创办和应用,“一人之上,众弟之下”。在孟子故乡山东邹县的陈列馆里,看到孟子授课之堂,一间教室里,多个长条桌、长条凳排放整齐,与现在的教室保持一致,并无太大变化。课桌、椅、黑板、讲台构成了传授知识的场地。所以,传统教学环境(教室)的最大功能是“容纳”,最大弊端是“封闭”。一所学校,只要有能容纳下所有学生进行学习的教室和完备的教室条件,就可以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但对于传统的教学环境而言,信息的封闭又是它的最大弊端,外面的信息进不来,里面的信息出不去。由于受到传统的教育思想、环境、条件、资源等因素的限制,知识的传授不可能出去,也不允许出去。教育信息化只用了10年时间,打破了“围城”现象,虽然教与学的基础条件没有发生多大变化,但信息技术把封闭的民族地域与外界联合在一起,把封闭的教学环境与外界联系在一起,把外部世界引进课堂,使学生得到与现实世界比较贴近的体验。
3.教学资源发生了变化教学资源是保证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首要条件,过去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教学资源由两大资源成份构成,一是人力资源,二是非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包括教学中的教师、学生以及参与教学活动的其他相关人员,非人力资源是指构成教学活动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和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多种教学媒体(如教学设备、教学软件、网络环境等)。这两大资源在教学活动中,缺一不可。传统的教学资源(非人力资源)除了黑板、粉笔、教科书和各种教学仪器、挂图、教具外,再无其他资源。这些资源虽然能够很好地配合教学活动,但由于其本身的功能有限,不能更大地发挥其支持教学的作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资源,改变和弥补了传统教学所不能产生的作用,起到深化教学内容的作用。海底世界(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是一个非常美丽的世界,处在草原深处和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没有见过海,他们学习这些教学内容,只能是从书本到书本,从文字到文字。信息化教学条件和信息化教学资源,可以把外部世界引进课堂,使学生看到与课程内容相一致的海底世界,从而他们得到的知识便是直观的、完整的、正确的,而不是模糊的、错误的知识。在传统的教学条件下,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只有老师,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一个老师面对一群学生,老师不在,唯一的传播源失去,教学活动就可能中断。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由于改变了资源的获取形式,将一个老师面对一群学生,变成了一个学生面对无数个老师和专家。学生坐在电脑前,可以访问许多老师,随时随地获取他想要的知识信息。这种改变,经过了漫长的年代,现在终于实现了。
4.教与学方式发生了变化教与学方式与方法,决定着获取知识信息的多少和质量好坏。条件再好,技术再先进,没有很好的实施方法与方式,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更重要的是不能达到教学目标。方式方法不仅决定着质量,而且决定着教学的效率与效益。教育信息化由于改变了教学环境构成、资源条件以及知识信息的传播与获取通道,因此教与学的方法也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如何用多媒体资源去深化教学内容,如何用网络环境去优化教学过程,如何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改变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如何使用虚拟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如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使学生开展创新学习、协作学习、自主学习,从学会到会学。这些问题都与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有直接关系,下面举两个例子说明教与学方法与方式改变同教学效果改变的关系。有一年,笔者一行三人赴美国布隆斯堡大学考察。该校语言文化系系主任让我们校长为学生上一节对话课,通过对话了解中国的文化。课堂内容分两段进行,第一段学生向我们问及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变化情况,十几位同学提出了如包产到户农民得到了什么实惠,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含义是什么等问题,提出的几十个问题让我们感到很惊讶。第二段是学生让我们品尝他们亲手烹饪的中国菜。在与同学们的交谈中得知,在我们到达前十天,老师就布置了这个作业。同学们上网下载了中国菜谱,亲手进行操作学习,可以说明网络改变了老师的教学方式,也改变了同学们获取新知识的方式。第二个例子是在2013年1月北京的一次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学术会议上,中央电教馆王珠珠馆长在报告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西部地区的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山下有一所小学,姐弟两人,弟弟淘气,学习不好,在分班时爸爸为弟弟报名上计算机班,姐姐上了传统班。半年后发生了变化,弟弟的学习成绩超过了姐姐,弟弟还向姐姐讲述了许多通过电脑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像这一类实例在中国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有很多。
二、用完善与创新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
信息技术在民族教育应用中,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也需要根据新技术、新媒体的不断出现,不断创新应用方式,创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方法,设计开发出适用于民族教育教学的资源,才能不断促进民族教育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1.克服几个不足,增强几个理念在少数民族教育信息化实施十多年的今天,各级各类学校经过了多个阶段的信息化环境建设。如在经过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多媒体教室的建设、计算机教室的安装、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的条件创设,以及校园网、“校校通”等硬件环境建设之后,使学校不同层次地具备了信息化教学条件。同时中小学教师也先后参加了如计算机操作、信息资源设计研发、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教学设计等内容的培训。到目前为止,各个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环境在硬件、软件、潜件(人力资源)条件上都基本具备,但却存在着使用率不高、使用效果不佳、使用人次不多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重拥有,轻应用。将教育信息工程看作是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只关注设备的拥有和数量的多少,在教学中的应用量达不到要求,效率低。(2)重发展,轻效益。关注新技术、新设备的更新换代,不太考虑国家投入的成本效益。(3)重建设,轻效果。不考虑学校自身的地域条件和经济条件,相互攀比,你有我也要有,但使用效率低,使用效果差。(4)重使用,轻管理。教师的使用积极性高,教学应用效果也好,但管理水平差,维护条件弱,设备损坏率高,能正常使用的设备有限。(5)重新的,轻旧的。注重新设备的使用,有新的就不用旧的,有白板就不用黑板等。这五重五轻不克服,将会严重影响到教育信息化、民族教育信息化的良性发展。
2.关注民族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任何信息的交流都要靠不同形态的符号语言来完成。民族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支撑也要靠各种民族信息化资源来完成。少数民族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双语教学中汉语教学资源的建设在民族地区实行双语教学是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藏+汉、维+汉、蒙+汉等双语教学形式。学生使用民族文字教材,教师用民族语言授课,同时加学一门汉语文课。在新疆有些学校,除数学、物理、化学三门课程用汉语授课外,其余课程全部用民族母语授课。在藏族地区,除了开设汉语文课外,还开设藏语文课。凡是使用全国统编汉语教材和使用汉语授课的课程,应该开发、引进、下载汉语课程的信息化资源,教师和学生不仅可以依靠信息化资源提高教学质量,还可通过新型的信息化资源促进他们对汉语的学习。(2)双语信息资源的建设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使用的文字教材大都是区域性的统编教材。如藏语教材,是由教育部设在青海省的藏语教材编审委员会统一编写出版,提供给、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藏族中小学使用。多年来编审委员会只负责文字教材编写,配套的信息化资源基本没有。在信息化开展十多年的今天,这一现状必须得到改善,即国家、地方和学校相结合,加快与双语教学配套的民族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力度,使少数民族学生像发达地区学校的学生一样,享受优质教学资源。(3)校本课程信息化资源建设许多教育专家提出,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克服国家统编课程的诸多弊端,是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在边远农牧区,通过对多元文化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不仅可以帮助边远农牧区学生加强自身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而且有助于促进各民族学生对彼此的民俗民情和文化传统的理解和认同”。[5]校本课程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也应该得到重视。虽然校本课程受到不同地域、学校的影响,差别很大,不可能形成统编性教材,但信息化教学资源可以由少数民族教育信息化主管部门(如电教馆)、学校和教师共同策划、开发建设,也可以采用几个学校协作开发的形式完成。
小学教育信息化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5―0024―05
一 争议的由来
最近,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一稿)》[1]。修订稿在没有广泛征求学术界意见,也没有经过教育部高等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的前提下,就将目前已流行多年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改为“教育信息技术”。由于这一专业的名称不仅与我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密切相关,也对我国教育信息化能否健康、持续、深入地发展有直接的影响(从而也对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深化改革有直接的影响),所以这一名称的变动,立即引起教育技术学界广泛而强烈的关注――有些学者为此感到担忧;不少年青学者已通过网络向有关部门明确表示了不同意见;在已设置教育技术学专业的部分高等院校中,许多师生已开始对本专业名称是否应该更改、或应作何种更改,展开辩论与交流;从而在教育技术领域正在形成一场全国范围有关本专业名称是否应该修改的热烈讨论并出现重大争议。本人作为多年从事教育技术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者、探索者、实践者,对这场争论当然不会置之度外,这篇短文就是要阐明我对这场争论的态度及管见。
要判断是否应该把高等院校本科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更名为“教育信息技术”,关键是要弄清楚三个问题:一是,两种专业名称的内涵有何不同?二是,采用新专业名称的主要论据是什么?三是,更改专业名称将有可能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下面我们就来逐一讨论这几个问题。
二 两种专业名称的内涵及其比较
1 “教育技术学”的内涵
(1) 由教育技术学科领域定义所给出的内涵
由“教育技术学”的学科领域定义所给出的内涵,在学术界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探讨已早有定论――在对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进行严格论证的基础上,吸纳国际上AECT94定义与AECT05定义的优点与长处(但摈弃二者的缺陷与不足),并紧密结合中国的国情,当前我国学术界普遍认为,能较真实地反映目前阶段国内外教育技术研究与应用状况的、相对比较科学的教育技术学定义,应如下面所示:
“教育技术学是通过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过程与教育资源,来促进学习并提高绩效的理论与实践。”
由这一定义可以看到,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仍和AECT 94定义一样,是“过程与资源”(但不是AECT 94定义的“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而是“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过程与教育资源”);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范畴仍是“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方面(只是范畴所属并非“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而是“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过程与教育资源”);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则仍是上述研究范畴五个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可以说,就研究对象、研究范畴和研究领域而言,AECT05’定义是完全抛弃了94’定义的优势,从而成为其最大的败笔;而上述新定义则一方面继承和发扬AECT94’定义和05’定义的优点与长处,另一方面又彻底摈弃AECT94’定义和05’定义的缺陷与不足,因而具有科学性、实用性,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国内外教育技术研究与应用的现状,又能很好地满足科学地建构教育技术学科理论体系、并有效地指导中国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需求。由于运用这一定义可以严格界定本学科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畴,因而对于整个教育技术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对教育技术学科与专业的发展,对教育技术专门人材(包括本科、硕士、博士)的培养,都有决定性的影响。可见,这样的学科定义是至关重要的。
(2) 由教育技术应用领域定义所给出的内涵
但是,光有教育技术学的学科领域定义是不够的,因为教育技术不仅仅是一个学科,还是一个很大的应用领域――我国应用教育技术知识技能的专业人员(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和各级电教馆、站的电教人员)有上千万之众。对如此庞大的教育技术应用队伍来说,由于他们主要是运用教育技术方面的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对教育技术基本理论进行研究与探索),所以上述教育技术学的学科领域定义对他们并不适用――这类学科定义所涉及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并非他们所关注的内容(例如对广大教师来说,他们主要关注的是如何运用教育技术去完成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和组织好一节课的教学活动)。为此,需要为这一庞大且重要的教育技术应用领域(即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应用领域)制定一种新的教育技术定义――能激发起广大教师强烈的学习与应用教育技术意识,并易于为他们理解和掌握的教育技术定义,这就是教育技术的“应用领域定义”。
由于应用领域的定义主要面向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中小学)广大教师的教学应用,所以必须通俗易懂,但是作为定义又必须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那么,教育技术的的本质特征(即它的质的规定性)到底是什么呢?经过长期、深入的研究发现,这种质的规定性就是:运用技术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效率与效益(“三效”)。这里的“技术”既包括有形的“物化技术”(物化技术中又分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也包括无形的“智能技术”;既包括现代技术也包括传统的技术。在教育技术的本质特征中,之所以强调“三效”是因为:
效果的体现,是各学科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效率的体现,是要用较少的时间来达到预期的效果;
效益的体现,是要用较少的资金投入获取更大的产出(对教育来说,“更大的产出”就是要培养出更多的优质人才)。
由于上述关于教育技术质的规定性的表述,既简洁明白,又能抓住问题的本质,因而就可以用来作为面向应用领域的教育技术定义。其具体表述为:
“教育技术是运用各种技术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三效’的理论与实践。”
这里的“技术”既包括有形的“物化技术”(物化技术中又分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也包括无形的“智能技术”;既包括现代技术也包括传统的技术。
2 “教育信息技术”的内涵
以上分析表明,对于“教育技术学”的内涵,根据涉及对象和讨论场合的变化,我们可以从学科领域定义或是从应用领域定义这两个不同的角度去理解。那么,对于“教育信息技术”的内涵又该作何解释呢?
(1) 由教育信息技术的学科领域定义所给出的内涵
在学术界,“教育信息技术”原本不是一个通用术语,更不存在这样一个学科,所以本来并不存在所谓“教育信息技术”的学科领域定义问题。但是,确实有部分学者喜欢使用这一术语(甚至有的高校还以此命名该校的某个学院),现在教育部的重要文件中又提出要以此替代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名称,我们就不能不对这一术语做一番认真的考察。
按理说,“教育信息技术”是由“教育”和“信息技术”组成的复合名词,即“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而“教育”在这里起定语作用,显然,只要把“信息技术”的内涵搞清楚了,“教育信息技术”的内涵即可随之确定。
由于目前“信息技术”在高校已是一门很成熟的热门学科,而且涉及许多领域,所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为“信息技术”给出的学科领域定义有以下两种:
定义1:有关数据与信息的应用技术。其内容包括:数据与信息的采集、表示、处理、安全、传输、交换、显现、管理、组织、存储、检索等。
所属学科:通信科技(一级学科);通信原理与基本技术(二级学科)
定义2:利用电子计算机、遥感技术、现代通信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获取、传递、存储、显示和应用信息的技术。
所属学科:资源科技(一级学科);资源信息学(二级学科)
通常“信息技术”在各级各类的学校中,主要应用于创设理想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提供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从而变革传统的教与学方式以及传统的教学结构;或是应用于各级教育系统内部数据信息的统计、分析、评价与管理。可见,对于教育领域来说,信息技术的学科领域定义显然应当采用上述定义2,即“利用电子计算机、遥感技术、现代通信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获取、传递、存储、显示和应用信息的技术”。
这一定义表明,“信息技术”的研究对象是“信息”;“信息技术”的研究范畴则是借助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去“获取、传递、存储、显示和应用信息”。这里所说的现代技术手段包括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智能技术等等。
把“信息技术”在学科领域定义中所确定的内涵搞清楚以后,“教育信息技术”在学科领域定义中的内涵也就随之可以确定。如上所述,“教育”在这里起定语作用,所以,“教育信息技术”就是指,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的“信息技术”(或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这表明,“教育信息技术”的研究对象就是“教育领域中的各种信息”;“教育信息技术”的研究范畴则是借助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去“获取、传递、存储、显示和应用教育领域中的各种信息”。
(2) 由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定义所给出的内涵
考虑到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有极为广泛的应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有上千万之众),对于广大教师来说,他们关注的并不是“信息技术”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而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理想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和变革传统的教与学方式(即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所以也需要为他们制定一种新的教育信息技术定义――能激发起广大教师强烈的学习与应用信息技术意识,并易于为他们理解和掌握的教育信息技术定义,这就是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定义”。
由于广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出发点(目的)与归宿(最终效果)只有一个――就是要“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所以这样的“应用领域定义”可具体表述为:
“教育信息技术是运用各种现代技术手段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效率与效益的理论与实践。”
由于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如上所述包括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智能技术等,一般也可统称为“信息技术”。这样,上述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定义”就可更简洁地表述为:“教育信息技术是运用信息技术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三效’的理论与实践。”
3 两种专业名称内涵的比较
对两种专业名称的内涵作了具体分析以后,二者的比较就成为一目了然的事情。
(1) 关于两种专业名称学科领域内涵的比较
如前所述,根据“教育技术学”的学科领域定义所确定的内涵,
其研究对象是: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过程与教育资源”;
研究范畴是: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过程与教育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方面;
研究领域是:研究范畴所涉及五个方面的“理论与实践”。
而根据“教育信息技术”的学科领域定义所确定的内涵,
其研究对象是:教育领域中的各种“信息”;
研究范畴是:借助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去“获取、传递、存储、显示和应用教育领域中的各种信息”(即涉及对教育领域中各种信息的五个方面的处理);
研究领域则是:研究范畴所涉及的五个方面信息处理的“理论与实践”。
由此可见,由两种专业名称的学科领域定义所确定的内涵,从它们的研究对象、研究范畴和研究领域看,彼此都有较大的差异,难以用后者取代前者。
(2) 关于两种专业名称应用领域内涵的比较
如前所述,“教育技术学”的应用领域定义可表述为,
“教育技术是运用各种技术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三效’的理论与实践。”
这里的“技术”既包括有形的“物化技术”(物化技术中又分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也包括无形的“智能技术”;既包括现代技术也包括传统的技术。
而“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定义则可表述为,
“教育信息技术是运用信息技术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三效’的理论与实践。”
将这两个应用领域定义逐字对比,不难看出,前者是“运用各种技术”,后者则是“运用信息技术”,而两者所追求的目的与最终效果完全相同――都是为了“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的‘三效’”。可见,若从两种专业名称应用领域定义所确定的内涵考虑,用后者的名称取代前者,对于所追求的目的与最终效果来看,没有变化;但广大教师为达到这一目的与最终效果而使用的技术手段则有较大的不同:前者使用的“技术”既包括有形的“物化技术”,也包括无形的“智能技术”;既包括现代信息技术也包括传统的技术;而后者使用的“技术”,则仅仅是指现代的信息技术。
三 对更改专业名称主要论据的分析
目前主张把高等院校本科“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更改为“教育信息技术”的有影响人士,主要是一批有较强“信息技术”学科背景的专家(或是计算机软件研究领域的权威),还有一些则是多年从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材研发的学者。他们的一贯思想都认为信息技术可以涵盖教育技术,因而可以取代教育技术(事实上,从上面对“两种专业名称内涵”所作的比较不难看出,用“教育信息技术”代替“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的实质恰恰在于:要用信息技术取代教育技术)。其主要理由或论据有以下三条:即认为名称的更改有利于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与发展、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学习与生成、有利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训练与培养。是否果真如此呢?我们不妨就此做进一步的分析。
1 关于“有利于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与发展”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无一不把教育信息化作为促进各级各类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为此,各国投入了成百亿、乃至上千亿元的资金用于教育信息化软、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但是,教育信息化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若干个子系统和诸多的制约因素,决非只靠信息技术方面的软、硬件基础设施或加大资金投入就能奏效。在这方面美国为我们提供了典型案例。在国际上,美国对教育信息化最为重视、资金投入最多、设施最先进,但是迄今为止,在美国教育部官方文件中也承认,“教育信息化成效不显”[1]。其根本原因不在于信息技术不先进或信息技术对教育信息化的支持不力,而是缺乏科学的、教育信息化基本理论的正确指导。教育信息化基本理论是信息化环境下的一种全新教育理论,它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与学理论”和“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理论”等三部分组成[2]。由这三部分组成的全新教育理论,并不属于信息技术学科领域,而恰恰是现代教育技术最核心的内容。可见,主张改变专业名称学者的第一条理由(论据)――“有利于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与发展”是不成立的,将“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更改为“教育信息技术”,不仅无助于促进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与发展,相反,将会由于改名后更难得到科学的、教育信息化基本理论的正确指导,从而大大延缓教育信息化进程,甚至使成百亿、上千亿元信息化设施的资金投入付诸东流(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2 关于“有利于青少年信息素养的学习与生成”
自进入信息时代以来,人类的基本文化素养已由“读、写、算”三者,扩展为“读、写、算与信息”四者。为适应这种发展趋势,我国政府已从2001年开始,将“信息技术教育”列入中小学的必修课程。改变专业名称学者的第二条理由(论据)就是从这一点出发认为,如果将“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更改为“教育信息技术”,将会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学习与生成。
强调应加强对青少年信息素养的培养,这种想法非常正确、也很及时。但为什么一定要通过改变“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的方式来加强呢?事实上,现在许多高等院校(包括师范院校)都已经建立了“信息技术专业”及相关的学院――尽管名称不统一,有的叫做“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或“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也有的称之为“信息工程学院”,但它们的专业内涵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在高等院校(包括师范院校)本科已经设置有“信息技术专业”、完全可以支持广大青少年信息素养的学习与生成的情况下,还有必要再将另外一个内涵基本不同的专业改名为“教育信息技术”专业,以此来加强对青少年信息素养的培养吗?
如果这种理由可以成立的话,那么,为了加强“计算”方面的素养,是否应该在高等院校已经设置有“数学专业”(或“计算数学专业”)、完全可以支持广大青少年“计算”素养的学习与生成的情况下,再增建一个“教育数学专业”呢?!为了加强“读、写”的素养,是否应该在高等院校已经设置有“汉语言文字专业”、完全可以支持广大青少年“读、写”素养的学习与生成的情况下,再增建一个“教育的汉语言文字专业”呢?事实上,再增建这类教育专业的建议,从来没有一位学者提出过――因为根本没有必要。
3 关于“有利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训练与培养”
改变专业名称学者的第三条理由(论据)――“有利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训练与培养”,这似乎有一定的道理。由于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课,作为必修课程在我国是2001年以后才正式开设。这门课程需要大量的教师,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会有较大的缺口,因而要求教育类的相关专业提供这方面的支持;将“教育技术学”专业改名为“教育信息技术”正是基于这种考虑。
之所以说这种考虑有一定的道理(即有合理性),是因为若是仅从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而言,通过“教育信息技术”专业来培养或训练,和通过“教育技术学”专业来培养或训练相比,无疑是更有效一些。但是,如果要求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能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以便很好地承担起培养青少年信息素养的任务),而且还应该具有将信息技术有效地整合于学科教学的能力(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在这方面,通常要求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能够为其他学科的教师起示范、带动作用,从而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与发展),那么,结论就刚好相反――通过“教育信息技术”专业来培养或训练和通过“教育技术学”专业相比,将远不如后者有效(因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生成,尽管要有信息技术能力为基础,但要真正形成有效整合的能力、尤其是深层次整合的能力,则主要取决于信息化环境下的全新教育理论的指导,而不是取决于“技术”)。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在改变专业名称学者所提出的三条理由(论据)中:
第一条完全站不住――不是有利于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与发展,而是会延缓教育信息化进程,即“有弊无利”;
第二条理由不充分――在高校已普遍建有“信息技术”专业的基础上,是否还要增建一个“教育信息技术”专业,对于青少年信息素养的学习与生成并无明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即“可有可无”或“无弊无利”;
第三条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成立――如上所述,若仅从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而言,更改专业名称可能有一定的好处;但若是对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求能够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应具有将信息技术有效地整合于学科教学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对于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与发展恰恰是必不可少的),则会适得其反。这说明第三条是“有利也有弊”。
四 更改专业名称将会造成哪些严重后果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这样更改专业名称将会造成怎样的严重后果。我们认为,这种后果至少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1 将会严重影响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科建设与发展
如前所述,对于“教育技术学”和“教育信息技术”这两个专业来说,它们的应用领域定义所给出的内涵存在较大的相似性,这是造成一批有较强“信息技术”学科背景的学者主张把高等院校本科“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更改为“教育信息技术”的主要原因。但是前面也已明确指出,这两个专业的学科领域定义所给出的内涵则有较大的差异(两者的研究对象、研究范畴与研究领域完全不同),而学科内涵的差异对于该学科自身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以及该学科专业课程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有直接、且至关重要的影响。换句话说,若是用“教育信息技术”取代“教育技术学”的专业名称,誓必会改变该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范畴与研究领域,从而改变该学科的理论体系和该学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因而将严重影响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科建设与发展(甚至导致教育技术学科逐渐式微,乃至消亡)。
有人可能会说,这是危言耸听! 因为美国高校的本科从来就没设置过教育技术学专业,该学科不还是照样存在吗?没错,美国确实是这种情况。但是,中国的情况不同,中国有自已的国情。自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间,中国不仅已在各省、市、地区、县建立了电教馆或电教站(有些已改名为教育技术中心),在各级各类学校建立了电教中心或电教组(其中多数已改名为教育技术中心或教育技术组);而且还在220多所高校的本科建立了教育技术学专业(原来叫电化教育学专业)。在高等院校拥有如此庞大的教育技术学专业设置,在各省、市、地区、县拥有如此众多且完整的教育技术专门机构(相应地还有一支庞大的应用教育技术的专业队伍――而这一支庞大的专业队伍,正是多年来由我们的本科教育技术学专业或电化教育学专业培养出来的),这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独一无二的,这样的中国国情难道能不加以考虑吗?对这样的国情,美国的情况能直接照搬吗?
2 将会降低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培养的质量
关于“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的修改是否会影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养质量的问题,在前面已经指出,若是仅从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而言,更改专业名称可能有一定的好处;但若是对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求能够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应具有将信息技术有效地整合于学科教学的能力(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则会适得其反。这是因为,在此情况下要涉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与学理论”和“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理论”等教育方面课程的教学安排问题;这对于偏重“技术”的“教育信息技术”专业来说,这类教育方面的课程一般都不太受重视,甚至根本不开设――这是必然的,因为这是由“教育信息技术”学科领域定义的内涵所决定的;而在“教育技术学”专业中,这类教育方面的课程都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内容,属于主干课程,因而非常受重视――这也是由“教育技术学”的学科领域定义的内涵所决定的。这就表明,专业名称的修改将会严重削弱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培养,而这种“整合”能力,如上所述,对于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与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因而在专业名称修改以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这方面的培养质量将难以达到要求。
3 将会延缓和阻滞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关于这个问题,在上面、对于改变专业名称学者所提出的第一条理由(论据)的分析中,已给出有针对性的论述,并已得出了明确的结论。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五 结束语
如上所述,主张把高等院校本科“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更改为“教育信息技术”的有影响人士,主要是一批有较强 “信息技术”学科背景的专家(或是计算机软件研究领域的权威),还有一些则是多年从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材研发的学者。他们历来认为信息技术可以涵盖教育技术,因而可以取代教育技术,这种观点多年以来一直存在。由于非本学科专家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内涵的缺乏了解,而形成一些片面乃至错误的认识,这本来并不奇怪,也无关大局;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这种片面乃至错误的认识,已不只是在学术界散布与传播,而是影响到教育部有决策力的高层领导,因而有可能改变整个学科发展的轨迹、乃至影响该学科的生存,从而给我国教育事业造成重大损失。因此,我想向有关高层领导诚恳地提出一个小小的建议:
倾听专家(尤其是权威专家)的意见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任何专家都只是在他(她)自已所属学科的研究领域拥有较全面、深刻的认识(乃至远见卓识),对其自身所属学科应如何发展的意见通常具有权威性;一旦超出他(她)自已所属学科的研究领域(例如,由“信息技术”学科跨越至“教育技术”学科),由于两个不同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范畴”和“研究领域”有较大差异(甚至完全不同),这些专家(尽管是货真价实、甚至是国内最权威的专家)的意见也只能作为参考――道理很简单,他(她)们对另一个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范畴”并不熟悉;人非圣贤,在新的陌生领域,难免会说一些错话。所以绝不能把某个权威专家(哪怕是最权威的专家)提出的所有意见都奉若神明。
中国教育技术学科及教育技术学专业目前具有空前良好的发展势头,处于蓄势待发状态。这种大好形势来之不易――是几代人、几代学者(包括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的一大批电教人、电教学者)艰辛努力的结果。衷心希望教育技术学界同仁,大家都能实事求是、继往开来、遵循学科自身发展规律、共同促进中国教育技术学科及教育技术学专业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千万不要倒退,倒退将成为历史罪人――既对不起我们的先辈,更对不起我们的子孙。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一稿)[OL].
[2] 美国2010国家教育技术计划[OL].
[3] 何克抗.我国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新进展[J].中国电化教育,2011,(1):1-19.
Current Our Country “Educational Technology”Sector a Significant Controversy
HE Ke-kang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Beijing 100875, China)
小学教育信息化论文例10
[作者简介]马维平(1971- ),男,甘肃民勤人,常州大学体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江苏常州213164)刘茂昌(1972- ),男,甘肃天水人,河西学院体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甘肃张掖734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9年甘肃省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甘肃省新建本科院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GSBG[2009]GXG064)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4-0092-02
一、前言
未来教育将是现代化水平高度发达的教育,教师的信息化素养高低直接影响未来教育教学质量。对于高校体育教师来说,信息素养更是不可缺少的基本素养。但通过调查发现,目前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广度与深度与现实要求还存有较大的差距,甚至存在严重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和体育教师自身综合素养的提高。因此,加强体育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研究,对提高教师队伍质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高校适应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体育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ry)这一概念是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在美国提出的,他从知识、意识、技术三个层面上将信息素养概括为信息文化、信息意识、信息技能。对于高校体育教师而言,其信息素养应包含三个层面的内涵:一是具备敏锐的体育信息意识。即对信息、信息化的性质、信息化对体育的影响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积极融入体育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重视有关体育教学与科研的信息。二是具备过硬的信息技能。在信息知识方面,体育教师作为信息技术的使用者,不仅需要了解一般的信息技术知识,而且还应该深入了解体育信息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在信息能力方面,体育教师应具备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常用软件的使用能力、体育信息资源的利用及简单开发能力、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三是具备良好的信息道德。体育教师在获取、使用、传递体育信息的过程中应遵循较高的道德要求,抵制不良信息,用健康、积极的信息影响、教育学生,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发展,并指导学生正确选择、判断、评价信息。
三、高校体育教师信息素质的培养途径
(一)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
要充分利用和发挥信息技术,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和方法,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主要由相关的四种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构成。四种教学理论为: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布鲁纳的结构―发现教学理论、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四种学习理论为:新行为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折中主义学习理论。四种传播理论为:贝罗的传播过程四要素理论、罗密佐斯基的双向传播理论、宣伟伯的传播效果理论、罗杰斯创新推广理论。还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就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养高校体育教师信息技术素养,首先要认识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注重通过主动自学、积极参加教育信息技术的培训和定期开展研讨来提高自身的理论认识水平。
(二)学习现代教学媒体的主要内容
教学媒体是指在教与学活动过程中所采用的媒体,它不仅是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从信息源到受传者之间承载并传递信息的载体或工具,而且也是为实现信息从信息源传递到受传者的一切技术手段。
针对现代体育教学媒体主要内容的认识程度,2012年在青海师范大学通过对参加全国高校体育教师教育科学论文报告会的78名教师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结果见下表。
上表显示:高校体育教师对现代体育教学媒体的教学特性、现代体育教学媒体的发展、体育教学媒体编制的效果原理、体育教学媒体的应用策略四项指标的认识程度普遍较低,个别教师甚至不知道;对现代体育教学媒体的类型、现代体育教学媒体的制作与选择原则的认识程度一般。由此可知,我国高校体育教师对现代教学媒体的主要内容学习的不到位,直接影响了高校体育教师的整体信息素养水平。
(三)学习现代信息技术
1.学习网络技术。网络技术学习主要体现在对浏览器、搜索引擎、专业学科网站论坛和下载技巧的提高。这就需要每位体育教师平时认真学习研究这些方法和技巧,最起码应学会从网上下载所需要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的技巧和方法。熟悉并掌握常用的下载工具,如迅雷、网际快车、网络蚂蚁、BT等的使用方法是高校体育教师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2.视频声音编辑录制技术。利用视频回放技术进行相关体育教学,还是在课件制作中插入视频是当前体育教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手段,不管视频是从网上下载的还是自己录制的,都不一定能直接适应自己当前的教学实际需要,所以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视频、声音编辑技术。
3.文字、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文字处理一般是使用文字处理软件,比如Word,WPS,ScienWord文字处理软件。无论在编辑教学案例还是制作课件中,均要使用图形图像来丰富教学内容,Phoshop是当前最专业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同时一些小软件,如光影魔术手、美图秀秀等,都可以实现图形的最基本处理。
4.动画制作技术。动画制作是体育教师在课件作中必备的技术,学习Flash软件中简单的动画制作技巧就可以满足平时教学的需要。如用比较易学的Swish Max此类软件小工具来制作,就可以基本取得用Flash制作的动画效果。借助《闪客精灵》(SWFDecompiler),可轻松地修改已有的动画作品,以更好地利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5.课件制作技术。课件制作技术最关键的是课件制作工具的应用。常用的课件工具有powerpoint,Authorware,方正奥思等。课件制作工具其实就是一个强大的课件制作集成环境。也就是说,它们是把文字、图像、视频、动画有机结合起来的一个平台。文字、图像、视频、动画等都需要用前面提到的软件进行处理,课件制作的真正核心是教学设计,所以需要掌握一些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设计理论,也就是现代教学设计。
四、结束语
概言之,信息时代的高校体育教师应与时俱进,转变传统观念,在遵守信息道德规范的前提下,主动以信息意识的培养为切入点,以自主研修的方式为主渠道,加强对信息素养培养具体内容的研究性学习;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信息工具的操作技能;创造性地结合体育学科特点对各类有效信息资源进行加工整合,从而达到运用信息工具与体育信息资源解决实际问题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黄静,冯培.高校体育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J].湖北体育科技,2009(11).